阿喀琉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半神般的英雄,披堅執銳,所向披靡,卻因足跟(踵部)的弱點被一矢致命。千百年來,讀者在惋惜英雄末路之余,也牢牢記住了這個希臘典故。
而今,互聯網同樣正以無遠弗屆的氣勢覆蓋全球,在搜狐董事局主席張朝陽看來,這是繼灌溉農業、蒸汽機發明之后的“人類第三次革命”。然而,大步前行中同樣有倒下的風險,在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網絡安全再度成為重大主題。
嚴峻挑戰
在20日下午舉行的“網絡空間安全和國際合作”分論壇上,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主任黃澄清表示,當前中國正面臨著比較嚴峻的網絡安全形勢,今年上半年,國內有626萬余臺主機感染了木馬或僵尸程序,有619萬臺主機被1.9萬余臺服務器控制,有2.5萬余個網站被篡改,發現惡意域名2469個、惡意鏈接15394個。
騰訊副總裁丁珂則透露,目前全國6.32億網民中,有3.32億是移動支付的用戶,其中又有31.8%的用戶都接觸過釣魚網站或木馬程序,由此造成的損失,在2014年比2013年增長了400%。
事實上,網絡安全的問題不止中國一家獨有。摩根大通今年10月電腦系統發生數據泄露,影響7600萬家庭和700萬小企業。Ebay今年5月宣布,一個包含加密密碼和非財務數據的數據庫遭到黑客攻擊,已要求上億活躍用戶修改密碼。而惠普副總裁馬克?卡羅表示,全球在網絡安全方面的年投入已達到770億美元,而每年被攻破的次數正以25%的增幅增長,損失年均增幅則為10%。
“違法犯罪、恐怖主義和主權侵犯行為在網絡環境中不斷滋生蔓延,網絡空間面臨嚴峻挑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總經理熊群力表示,互聯網開放共享、接入自由的特性,給人類生活帶來便利,同時也潛在著安全隱患:現實社會安全威脅不斷向網絡空間滲透并相互交織,威脅到國計民生,而傳統信息安全產品已經難以實現安全防護與服務質量的協同發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創新不斷涌現,正給互聯網安全帶來挑戰。
危中有機
綠盟董事長沈繼業最近遇到了一件趣事,他女兒的同學因為期中考試分數不好,想去修改學校的網站,結果把數據庫搞癱瘓了。“這么多年來,攻擊的種類和手法都變得復雜,我們由此思考一個問題,現實社會的安全問題映射到網絡社會后應該是什么樣子。長期來看,網絡世界不會比現實世界更危險,但也不是比現實世界更安全。”
而丁珂對網絡安全的看法則更為樂觀。“在PC(個人計算機)時代,一個木馬或者病毒就能讓整個行業崩潰,專殺軟件兩三天都出不來,誰能搞定就能做到先進地位,而上次在安卓手機上依靠人際關系鏈傳播的病毒‘XX神器’,我們通過9小時就能鎖定制作者,前途還是光明的。”
丁珂同時表示,信息安全正成為現代經濟發展核心的核心動力,互聯網正從偏向消遣娛樂,向衣食住行滲透,中國網民的網絡空間安全意識逐步覺醒,網絡安全保護體系建設需要提速。像騰訊建立的反信息詐騙聯盟,光在深圳一年就收到46萬多個電話,一年幫助1.6萬人挽回1.4億元損失,而騰訊開發的手機終端側安全軟件,一年的收入就能超過5億元。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百度總裁張亞勤認為,過去的網絡安全主要指PC、服務器以及網絡內容的安全,現在隨著互聯網金融發展,又增加了金融安全,而未來隨著可穿戴設備興起,像汽車、家具、醫療都可以應用互聯網技術,就會人身安全,但是現在有了更多更好的諸如大數據在內的技術,可以帶來更好的防護方式,增加人們對網絡的感知力和洞察力。
重在共識
“我認為互聯網很好,但是不安全,因為安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視了,我們必須通過規則監管來更正這個錯誤。”瑞士網絡安全專家漢斯?魯道夫?托蒙表示,互聯網產業是先發展后監管的,這樣的局面必須改變。
“要有更好、更安全、更高質量和更透明的標準,而各國的貢獻需要受到國際的認可,包括中國在這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托蒙說,互聯網的安全必須建立在法制基礎上,需要地區、國內以及國際層面的管理和監管,國際層面的管理就需要互相尊重和相互信任,尊重每個國家的法律和文化。
“互聯網一開始僅僅是美國的網絡,后來變成跨大西洋的網絡,現在已經是全球網絡。”美國戰略和國際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安德魯?路易斯表示,各因為國界的存在,所以各國的主權在網絡空間上仍然適用,而這一適用體現在對個人和國家的數據管理上,而如果管理不力,就會造成切實的經濟損失。
?。玻埃保衬辏吃拢保踩?,因為受到網絡攻擊,韓國有兩家電視臺不能制作節目,有三家銀行的取款機不能取款,9天后,韓國相關負責人向媒體發布這次攻擊源于中國。經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調查,此事與中國無關,發布攻擊的IP地址是韓國一個網站內設的,韓國對此也作了更正。在談到這個案例時,黃澄清認為,加強溝通能夠避免誤判,及時有效處理問題。“溝通才能理解,理解才能和平。”
中央網信辦網絡安全協調局局長趙澤良則倡議,在新形勢下,國際網絡安全合作要立足于開放互聯,要堅持依法治網,要相互尊重信任,要加強對話交流,這樣才能最小限度地防范、減少和避免可能產生的問題和風險,最大限度地發揮互聯網的潛力,最大限度地讓信息技術惠及全人類,共同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共贏的網絡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