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屆江西省“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啟動儀式現場,一塊塊網絡安全教育展板吸引了市民駐足觀看。記者特意請通信、金融、公安等多個領域的專家,結合各自行業特點,為讀者呈上一份“網絡安全攻略”,助你防范網絡詐騙,規避網絡風險,保護好自身權益。
陌生WiFi盡量別碰
目前WiFi陷阱主要有兩種:一是“設套”,主要是在賓館、飯店等公共場所搭建免費WiFi,騙取用戶使用,并記錄用戶在網上進行的所有操作;二是“進攻”,主要針對在家里組建WiFi的用戶,如果WiFi密碼強度不高,黑客可通過暴力破解的方式破解家庭WiFi,進而可能對用戶機器進行遠程控制。
對策
不要見到免費WiFi就連接使用,要使用可靠的WiFi接入點,如果電腦或手機里搜索到不知曉來路的WiFi,盡量別碰;平時也要注意關閉手機和平板電腦等設備的無線網絡自動連接功能,僅在需要的時候開啟。在公共場所使用陌生WiFi時,盡量不要進行與資金有關的銀行轉賬和支付行為。
使用家里的WiFi也要有防范意識,要將家中無線路由器的密碼設置得復雜一些,采用強密碼,最好是字母和數字的組合;無人使用時,一定要記得關閉無線路由器電源。
手機支付勿選“記住密碼”
目前手機支付上存在的安全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手機丟失或被盜后,不法分子利用手機的移動支付功能,竊取受害者的財物;二是用戶輕信釣魚網站,當不法分子要求自己告知對方敏感信息時無警惕之心,從而導致財物被盜。
對策
要防范智能手機“引狼入室”,首先用戶應注意避免個人資料外泄,不要輕易相信陌生電話和短信,遇到自稱官方機構服務人員的來電,應反復核實其真實性,當接到疑似詐騙電話或短信時,尤其是對方要求你提供銀行賬戶信息時,不要輕易泄露。同時,建議手機支付客戶端與手機綁定,使用數字證書,開啟實名認證;最好從官方網站下載手機支付客戶端和網上商城應用,登錄手機支付應用、網上商城時,勿選擇“記住密碼”選項。大家還要經常查看手機任務管理器,檢查是否有惡意程序在后臺運行,并定期使用手機安全軟件掃描手機系統。
網購勿點擊陌生鏈接
“有些不法分子通過網絡進行詐騙,惡意在網絡上銷售沒有的商品,因為絕大多數網絡銷售是先付款后發貨,等收到款項后便銷聲匿跡。”專家說,還有一些以不良網址導航網站、不良下載網站、釣魚欺詐網站為代表的“流氓網站”群體正在形成一個龐大灰色利益鏈,使消費者面臨網購風險。
對策
在網上購物時,首先要核實網站資質及網站聯系方式的真偽,盡量到知名、權威的網上商城購物。同時,盡量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交易,切忌直接與賣家私下交易,在交易完成后要完整保存交易訂單等信息。不要輕信網上低價推銷廣告,也不要隨意點擊未經核實的陌生鏈接,同時,要注意保護個人的隱私,直接使用個人的銀行賬號、密碼和證件號碼等敏感信息時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