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首屆電子支付發展研討會”1月23日在京舉行,工信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副司長楊春燕參會并發表致辭。楊春燕在發言中透露,到2015年,中國電子商務交易額或將達到18萬億元,互聯網產業的蓬勃發展既是中國電子支付產業騰飛的契機,同時也為電子支付產業帶來了新的問題和挑戰。
以下為楊春燕副司長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來賓,各位領導:下午好。 很高興能夠參加2013年首屆電子支付發展研討會,這樣的研討會我們新華網能夠會同這么多相關部門,邀請了眾多主管單位,聚集很多權威人士在這里共同探討如何促進電子支付行業健康發展的這么一個主題,我認為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機會,今天也是受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周 總的委托來參加這個會。所以我代表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向這個會議的召開表示誠摯的祝賀。
今天這個主題非常有深意“3A服務和支付安全”,這個主題始終是我們在推動國家的信息安全工作中所堅持的,就是兩手抓:一手抓發展、一手抓安全。信息安全 的工作,我想今年年初各行各業都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各項任務,在落實當中,我們在布置今年重要工作任務的時候還是在回味著黨的十八大今年提出的將 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這是以前沒有過的,是把我們過去的手段變成了目標之一。同時提出了走中國特色的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的道路,從而促進四化發展的目標。同時,在轉變發展方式、促進經濟發展的一章里又提出了“建設下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發展現代信息產業體系, 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推進信息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我想從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來說這是第一次在黨的報告中被列入了重點工作,也是我們國家在全面建設 小康社會的重要時刻所提出的一個重要任務。這對我們安全界意味著什么呢?意味著我們在今后的五年,在今后的一段時期,可能不止五年,可能甚至是十年,預示 著信息安全產業有一個重大的機遇期,面臨著重大的挑戰。對我們從事信息安全行業的人士而言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時期。
從2003年到現在,經過十年的建設,我們各個地方、各個部門在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在促進安全的過程中也促進了經濟社會的發展。當前世界各國信息發展得很快,互聯網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影響更加深刻,圍繞著信息獲取、 利用和控制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保障信息安全成為各國重要的議題。 但是我國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安全保障仍然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寬帶信息基礎設施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有所拉大,政務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水平還 不是很高,核心技術受制于人,信息安全工作的戰略統籌和綜合協調不夠,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應用給信息安全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所以我們現在實際上電子支付遇到的很多的問題也可以說是在世界還有國家的大環境下,在信息技術廣泛應用當中、快速發展中所面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我認為黨中央、國務院是非常重視的,在2012年5月9日國務院常務會通過了關于大力推進信息化發展和切實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見,部署了一系列的重要任務,在今 后的一段時期內,我們將認真貫徹落實。首先堅持科學利用、依法管理、確保安全,加強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切實增強信息安全保障能力,維護國家信息安全,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的和諧穩定。
其次是健全安全防護和管理,重要信息系統和基礎信息網絡要與安全防護設施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運行,強化技術防范、嚴格安全管理,切實提高防攻擊、防篡改、防病毒、防癱瘓、防竊密能力,加強地理、人口、法人統計等信息資源的保護和管理。強化企業機構在網絡經濟活動中保護擁護數據和國家基礎數據的責任。 加快按照能力建設,完善網絡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加強信息安全應急等基礎性工作,提高突發事件的處置能力,加大信息安全技術研發力度。
從未來看,我們要加快實施寬帶中國的步伐,積極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的深度融合,加快社會領域信息化和農業農村的信息化,引導電子政務健康發展,推進服務信 息化,大力發展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的服務,培育消費的新熱點和增長點。我們力爭在2015年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18萬億元,互聯網企業直接吸納就業超過230萬人,網民數超過8億。 我之所以說這些主要是想表達所有在推動國家發展過程中,實際上是給電子支付行業的發展帶來一個更廣闊的市場和更大的舞臺。但實際上在快速發展的將來我們還面臨著一個巨大的挑戰,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安全協調司主要的職責是統籌協調國家的信息安全工作,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同時協調指導政府的信息系統和重要 信息系統的信息安全工作。同時還有一塊是電子簽名法的貫徹落實與電子認證等相關工作。
今天我們負責這個方面的專家歐陽副司長在國外沒有過來,所以我也想替他表達一 下,我們誠懇地希望今天與會的各位代表,因為你們都是在這方面的專家,希望我們今后還可以就電子支付發展的法律、機制、標準、政策、技術、產業和人才方面 加強交流、增強合作,提高風險防范、監測預警和處置能力,利用新華網這個大的、很好的平臺相互促進,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