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700多萬張電話卡堆在一起是什么場景嗎?從2015年8月到今年4月底,警方在破獲一起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專案的過程中,累積繳獲手機黑卡703萬張,其中,在一個犯罪窩點就現場繳獲了20多萬張電話卡。2015年4月份起,陸續有紹興市民報案,稱自己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被盜竊。當年8月開始,僅紹興市公安局在打擊盜號犯罪的過程中就抓獲犯罪嫌疑人253名,打掉“愛碼”平臺等黑產平臺3個,打掉國內最大盜號軟件,查獲各類非法掃號工具軟件共計19個系列326款。
同一時段作案達3000多起
紹興公安局網偵大隊大隊長沈勇介紹,自從去年4月開始接到報案以來,公安機關通過對案件進行串并,發現同一時段內作案達3000余起。犯罪嫌疑人在盜竊賬戶資金時,通過創建多個小額購買虛擬商品訂單,再低價售賣虛擬商品的卡號、卡密等來銷贓變現。
“犯罪團伙反偵查能力很強,作案一般選在半夜或者凌晨,防止受害人感知。”還使用代理IP登錄受害人賬戶以隱匿行蹤,“實施盜竊過程中表現出非常熟悉第三方支付平臺業務流程的特點,會選擇用創建多個小額訂單的方法來分流資金。”
后來,經過公安機關的梳理,基本確定案件是由河南博愛籍一團伙所為。2015年8月14日,紹興市局和高新分局根據前期工作情況,成立了“8·14”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專案組,阿里巴巴安全部進行協助。
查獲國內最大盜號軟件
在進一步明確犯罪團伙在河南博愛縣一家網吧之后,辦案民警前往該網吧進行臥底。紹興公安局高新分局刑偵大隊民警黃臻科說:“每天在網吧裝成是來玩電腦的,通過這種方式趁機進行調查了解,臥底了一個多星期,等到所有犯罪嫌疑人都齊聚網吧的時候,將他們一舉抓獲。”據犯罪嫌疑人交代,自己獲取的第三方支付平臺賬戶信息來源,全部都買自“上家”。
據悉,黑產鏈條共有五大環節,包括數據、軟件、掃號、盜竊、銷贓。順著線索,民警抓獲了賣號的犯罪嫌疑人–一名16歲的農村男子。他通過使用各類掃號軟件獲取賬號、密碼,再出售給下游環節。
辦案過程中,警方發現了公開掛賣信息的“愛碼”平臺,還發現了全國最大的盜號軟件“林云”軟件。“林云”軟件集成了30多款自行開發的掃號軟件,通過在互聯網上免費開放下載,銷售月付授權碼的方式獲利,半年內就獲利240多萬元。
各地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634名
在查處一處犯罪窩點時,民警在現場發現了10多萬張電話黑卡。“看到那么多電話黑卡的時候我也有些震驚。”紹興公安局高新分局刑偵大隊民警黃臻科說。
當時,民警在犯罪窩點找到了一批已經用過的被裝在箱子里的電話黑卡,被問到為什么用過的卡還留著時,犯罪嫌疑人竟然回應說,電話卡里面含有一點金粉,要把卡留著賣給別人提煉金子。“能提煉金子,可以想想這卡的數量真的很大。”現場用于插卡群發短信的“貓池”一排接著一排,統計下來有200多臺“貓池”設備。
在紹興警方的大力破獲下,2015年12月28日,公安部召集全國21個重點省、市網安部門負責人在紹興召開了案件線索交辦部署會,會后各地成功抓獲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634名。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