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圓桌:如何通過風控技術對抗詐騙、捍衛公共安全
葉永青 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馮慶磊 微眾銀行信息安全部負責人
李 鴻 騰訊公司征信部副總經理
邵紀東 新美大業務新美安全總監
主持人:四位嘉賓分別來自消費金融,銀行,征信系統建設,以及應用端。
可以說這四位來討論風險控制,已經涉及到,已經想到互聯網風控方方面面,四位從不同話題討論,可以由很好的碰撞。首先就金融信息風險共享聯盟做一個評價,我不知道各位是不是聯盟成員。
支付端和應用端的機構,如果各位有興趣可以加入這個聯盟。那各位對信息共享方面是什么樣的評價?對于這種機制,或者風險控制有多大幫助?請我們葉總先講!
葉永青:首先我要先講一下,普通話不太好。剛才提到風險信息共享,可能從剛開始儀式當中看到,可能是從支付產業比較多一點。
但是我本身是出生于銀行的,一起做風險管理,然后到中郵消費金融公司,也是在國內看到消費金融發展很快。我覺得這個產業,分享機制是非常重要,特別是在國內。
剛才幾位嘉賓提到了,現在雖然說人行征信的數據量,或者說發展比較快,但是在現在這個階段,特別是針對互聯網金融,社會金融覆蓋率比較低。
比如說我剛來這個公司時候我面臨很大問題,我們客群基本上是散戶,征信系統是沒有的。現在市場情況是很多新公司不同,差不多每天都有一家新公司在不同場景,或者不同定位去進入到,整個大的消費金融產業。
如果有這個風險信息的分享,我覺得第一對我們從業者。因為傳統上沒有信息的情況我們可能做業務的話就是第一個方法,不停的試錯,這里做一點點,客群做一點點。
然后對我們整個公司,如果比較大影響,就是試一下。這肯定對一些公司,特別是中小型公司財務上壓力是很大的。
所以說如果有分享機制,對于新公司,特別是希望長遠發展的一些公司,在開始的時候可以給他們一個很大的幫助。
第二點我覺得更重要的是現在,因為這里征信覆蓋度不是很高。就代表著一些,如果低端客群違約成本不會太高,就是說我在這個平臺違約了其他人不知道,就無所謂了。所以說如果我們有這個信息的產業聯盟,就代表著,我在一個地方可能幾百塊消費信貸,如果違約也可能會影響到,因為特別是一些年輕人,他們可能有一些觀念。
今年幾百塊沒有關系,反正我現在拿不到信用卡,或者現在沒有錢買房,如果有這個機制就會知道,對于你未來將來接觸到金融服務會帶來很大的影響。所以說我覺得這個產業鏈,還有聯盟是非常有意義的。
主持人:這個共享機制,一方面可以讓你們這些從業者,包括一些新的市場記錄者,可以非常方便,非常高效的來得到這樣一些風險安全的信息。另外一方面及作為每一個從業者,我相信可以為平臺貢獻你們所掌握的信息。
微眾銀行也是新進入者,你是不是跟葉永青先生一樣?會特別希望能有這樣一個機制,對這些新進的信息掌握不是特別完整的這樣一些機構,能夠有特別大的幫助?
馮慶磊:大家好,我是微眾銀行信息安全部的馮慶磊。關于剛才這個問題,微眾銀行背景是有比較強互聯網背景,就是有騰訊大股東。我們跟騰訊做業務的時候,合作了很多數據。
對于我們這樣一個背景公司來講,我們在數據上,特別是來自股東的支持。但是同樣的問題是,當對于整個行業互聯網從業者來講他們是需要這些東西的。
他們不一定能夠有很方便的渠道,便捷的渠道取到騰訊風控數據。所以說這樣的聯盟,我覺得對于從業者和整個行業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同時我看到了剛才聯盟的啟動儀式上,其實主要是互聯網金融的參與者。但是我覺得這里面,如果后面再把電信運營商引入進來會更好。因為現在互聯網金融非常大的痛點就是我們拿不到有關于手機號的惡意的數據。
剛才微信講到的,惡意注冊,其實手機號是不正常的手機號,這個數據只有運營商才有。如果運營商引入進來是很好的。
主持人:其實我們基礎運營商需要即時通訊工具反映的信息,雙方結合確實非常必要的。也可以作為下一步繼續聯盟拓展的方向,非常感謝馮慶磊的重要建議。
剛才不管是馮慶磊還是葉永青都提到作為市場新進入者,都希望大平臺能夠把信息實現一個共享。我知道騰訊這些年致力于做這樣一個平臺,也已經打造了QQ,微信這樣一些大數據平臺。
這個平臺上本身掌握的風險數據怎么跟市場其他機構共享,如何得到掌握豐富大數據,為大家更好的開展業務,提供一個更有效的幫助。騰訊征信系統怎么給大家分享?
騰訊有自己銀行和消費金融發展的,所以可能騰訊自身很多業務,和其他機構之間是一個競爭關系。
一方面競爭,一方面共享信息,是不是希望有沖突?請騰訊副總經理李鴻先生分享!
李鴻:主持人提這個問題非常好,也是業界非常關心的,稍微顯得有一點尖銳。希望與業界同行碰撞出火花來,站在騰訊征信角度,它首先是定位,為社會和業界提供征信服務,站在相對獨立第三方的角度。
但事實上如果比較互聯網征信與傳統征信,確實是非常不一樣的。國外的征信都比較成型,國內征信也是一個體系。
傳統征信是以銀行,或者會員定期,把信貸報告,上交過來匯總以后,然后加工出信用報告,信用評分,反饋給會員機構。或者說信息主體和個人。那么互聯網征信肯定跟傳統是不一樣的。
各個消費金融公司要不要上繳,按時按量上繳信用報告,這個沒有辦法。所以你看到首批8家被人行籌備個人征信業務的公司,無一例外。一開始肯定立足于本公司自有的一些資源。
哪怕是自己中心內部,或者自己中心有投資的這些,先做到這些資源,合理的利用起來。那么反過來,因為我依賴于這些資源加工出來一些信息,一些報告。那肯定是首先要在內部使用,一個是誰提供信息,誰優先得到服務。
另外一個,我們也需要不斷的在使用中提升我們模型。我們這個模型一定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所以說我們有銀行合作,做聯名信用卡方式展開比較深的合作。
那么模型模型和數據互相分享信息,這跟方向信息共享平臺是類似的。那么我理解這個聯盟成立主要側重點還是在反欺詐這一塊。其實也是征信要解決的一個難題!因為我們各個業務的一些信息,我可能會搜集到,但是最大難點在于表現數據。
我怎么知道張三一定是高風險的,他沒有歷史表現數據。這時候需要業界不同機構,電商或者運營商等等。
搜集到的一些黑名單,還有一些違約的信息,大家能夠共享出來。安全在這方面,我覺得只有大家走到一塊,才能夠真正做到“有道無盜”。
主持人:非常感謝,謝謝李總分享,我們記得2011年馬化騰當時提出來一個開放概念。騰訊建了一個開放的平臺,來幫助很多創業者去實現他們的一些夢想。
李總剛才講的也是開放,在風險信息共享方面,也有一個開放平臺,讓大家實現共享,最終實現共贏,打造更好的生態條件。
謝謝李總接下來美團大眾點評的邵總,我們很多人在美團定叫外賣的時候,很多時候使用微信支付,這是很方便的一個手段。一個非常高效的聯合,一個合作,這種合作可能大家習以為常了。
與此同時,可能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你們要跟騰訊共同來分擔這樣一個可能產生的風險。要進行共同風險控制,不可能出問題以后全都推給騰訊支付。
邵紀東: 如何共擔分享?分享信息共享,對安全行業是意義重大的事情。業務安全有方法論,就是我們提高敵人的成本,拿手機號來說。一個壞人,可能用這個手機號在大眾點評上薅羊毛,羊毛黨很多被我們識別了。可能拿到手機號去其他平臺試的話可能就成功了。
主持人:對,在你們這里被阻止了,但是其他平臺暢通無阻。
邵紀東:對,如果共享的話,一個手機號只能成功一次。
主持人:現在能做到這一點嗎?
邵紀東:美團大眾點評因為O2O燒錢,大家為了爭奪市場,同時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同時吸引大量全球,我們風控也積累了大量黃牛手機號,有上百萬,我們非常信號共享給整個行業。
主持人:但是可能還是那樣一個問題,就是共享當然是會帶來一個非常高的效益的。就像剛才邵總講的是理想狀態,在那么多應用端,在其中一個端有不良以后,在所有應用端會被屏蔽或者得到一個警示,這真的可以讓我們互聯網環境安全很多。
比如說滴滴出行,攜程,很多很多我們經常使用應用端軟件,如果真的實現這個共享的話,真的會實現你說的理想。但是同時在這些應用端之間,可能又有很多商業上的考慮,彼此是競爭的關系,彼此有自己商業利益,要想完全實現共享,難度很大,你們大眾怎么想?
邵紀東:其實安全,共同是“黑產”商業上競爭關系我們考慮不是那么多。共同敵人是“黑產”商業歸商業,安全歸安全。
主持人:商業歸商業,安全歸安全,所以基于安全考慮,在利益不同,各有各的訴求的同時,建立一個安全的聯盟,這是完全可能的。
剛才螞蟻金服和騰訊之間也有競爭的,百度和騰訊可能在某些方面也打得不可開交,但是安全方面可以建立這樣一個聯盟,所以大家站在啟動了這個聯盟。這個聯盟可以讓我們大家很期待,共同打造一個更干凈的互聯網環境。
但是各位畢竟是從事不同領域的,從不同角度,大家對于風控可能有一個不同了解,比如說中郵消費金融,你們做的是互聯網消費金融,你們剛才說是一個新的進入者,進入到這個新領域。
中郵應該是一個傳統領域,互聯網對你們來講是一個新的體驗。對于用戶來說,用互聯網是希望得到便捷,但是金融的本質,就像我們剛才各位傳統金融從業者,他們說到的,本質依然是“風險控制,安全”這是最重要的。
但是便捷和金融安全之間是矛盾的,你為了便捷會喪失安全方面考慮,您為了安全就可能覺得不那么便捷,你們考慮過這個嗎?就是如何讓消費者在安全這樣一個前提下獲得便捷的體驗?
葉永青:這個問題呢,因為我本身出來工作做風險做到現在,就是10年20年了。你剛才這個問題,就是在客戶體驗跟風險管理體驗平衡怎么抓?我基本上每天做所有風控都一樣,就是每天要面對的問題。
我覺得我們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想想什么客戶體驗。有些人想法,客戶體驗可能就是快,如果說從一個傳統信貸,或者消費信貸來看,可能要提供的東西越少越少,最好是一個名字,在APP點一下就可以拿到錢,這就是客戶體驗極致。
但是我們要在風險跟客戶體驗中間怎么平衡呢,其中一點我覺得客戶體驗的點上,我要知道客戶需要什么,客戶體驗是說他的感覺好不好。一般來講快比慢好,舉個例子你很快,但是你給他產品利率額度是他不需要或者不匹配的,你一秒鐘給5千塊額度,利率很高,這是很好體驗嗎?我個人覺得不是。
我們要從數據上,我們在KYC,就是了解客戶,在過往中一個人一個人來的時候,機構里面有什么,就是數據幫助你機構給一個畫像。但是從現在來看我們能拿到數據比以前根本不能比。基本上如果不說信息的安全,或者說適應的問題,基本上都可以知道,是男是女居住問題都知道。
首先要清楚知道你現在做這個業務,你的客戶,你想做什么客戶?當然有客戶群體是比較廣的,就是什么人都可以。現在我們想了解想做什么,什么類型,我們叫客群,你的客群是什么。
第二個你需要知道,通過一些過往的數據,你要知道這一類客群對他們來講什么是最重要。有人覺得快,就是要拿500塊,利率高,低一點可能只差一兩塊錢沒有關系。有些客群對利率很敏感的,所以說我們很清楚知道他需要什么,在需要的地方來看,或者說他覺得重要的地方,我們盡量給他一個好的體驗。
在我們風險管理平衡來看,我們現在有很多數據,比如說在一個場景,現在很多是裝修,或者想裝修的時,拿消費貸款分期付款。或者說一些傳統機構做這個事情的時候,多了很多材料,比如說是不是有房子、收入證明等等都需要。
如果我們對客群有更多了解,貨幣說數據支持是可以的,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看看從其他的地方,能不能知道有房貸這可能比較容易。
另外一個可以從網絡技術,也可以知道這個人一般來說是在找一家門店,找裝修的時候,一般來說是在晚上,先看有關的網站,或者價格怎么樣。
如果從網上數據可以看到,這個人本身周期,最近兩個月的行為,跟裝修的人是匹配的,那我們對這個風險防范要求可能就會降低了。而且可能是大部分代表真實的消費者,我們做風險管理,或者說要求你要提供什么,或者給你額度,都可以相應的寬松或者提高一點。
所以我覺得整個風險管理和客戶體驗的平衡,最重要的就是你首先要知道客戶想要什么。
主持人:就是借助互聯網,對客戶分析,代替實地考察,抵押物,等等高的一些成本。在這樣一種前提下,完全可以實現你剛才說的平衡。也就是在辯解和安全之間找到平衡,實現的體驗。所以兩者在你看來不矛盾。
不能為了過份追求快捷忽視安全,也不能以安全名義犧牲到我們用戶的體驗。非常感謝,微眾銀行我相信面臨跟中郵消費金融不太一樣的環境,你們需要面對那么多大銀行,在這個市場里的競爭。
大銀行他們可能更多關注高精制的用戶,你們需要面臨海量用戶,最后做起來像普惠的樣子。面對海量小客戶的時候這樣維護成本比(高靜直)用戶大得多。那這時候安全成了一個問題,不僅僅是對消費者的安全,銀行自身安全如何保證?
馮慶磊:微眾銀行是一家互聯網銀行,我們是一家銀行也是一家互聯網公司。然后我們對自己的定位也是做一個連接者,跟主持人提到的詞,也是我們一個經營宗旨就是做普惠金融,做普惠金融會存在著一個,我們要服務大眾,我們要觸達那些過往傳統銀行所沒有辦法觸達的客戶。
去給他們提供有尊嚴的金融服務,是傳統銀行觸達不要的這些人,那么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既然觸達廣大用戶,一定要把互聯網作為一個非常便利的渠道在用。那么你只要把銀行搬到互聯網上面,那么你就要面對互聯網上,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里的“黑產”的挑戰。
那么在這方面,我們一方面要去保證拉低門檻,讓所有中產進來,把壞人打到外面。在風控考慮上我可以簡單講,有內外兩個層面考慮這個問題。內部的話一方面是利用好互聯網渠道,拓展更多技術手段,比如說我們“刷臉”,用“刷臉”開戶,用指紋做身份識別這是新技術的應用。另外內部有對大數據的一些應用,去做風險控制。
一方面我們是銀行,用到人行的這種征信報告,這是傳統銀行所拿到的另外我們是一家互聯網公司,可以得到互聯網方面的社交數據,這兩個結合起來做風險控制,這是內部風險控制的一個手段。
外部的話,更多是業界的合作,或者整個銀行業,整個互聯網業的一些努力。比如說剛才說的今天我們成立的信息共享聯盟。還有比如說剛才我說的,如果能夠把電信相關數據同步這也是最好不過的。
還有整個銀行業近期也在做一件事情,就是為了響應國家打擊電信詐騙的號召,現在所有的銀行,那么只能開一類戶,就是你現在沒有辦法拿一個身份證去一個銀行開四五個戶了。這也是在做一個,整個行業為大環境,在做一些為社會防詐騙體系做一些貢獻。
因為服務大眾實際上是所有的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銀行所要考慮的事情。那這些內外,可能都要考慮到才能真正的去做到普惠金融,應用控制風險。
主持人:非常感謝。希望微眾銀行為有金融需要的朋友,哪怕是非常小的企業和個人,也能夠得到非常滿意的金融服務。非常感謝!那李總在美國運通做過風控的管理工作,你對美國信用管理體系建設也是非常了解的。
相對于美國我們知道中國信用體系建設現在很不完善,而且面臨著一個互聯網的時代。所以說相比之下,中國人可能對于這種信用體系需求更加迫切,尤其是在互聯網層面。
我們知道美國方面移動支付并不如中國這么發達,但是美國有非常完善的信用體系建設,未來美國市場移動支付過程當中,可能會因為有這樣一個完善的信用體系,而更加順暢的得以發展。
而我們在這樣一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情況,互聯網金融迅猛發展,當然也出了很多問題。前期出很多問題,其實跟信用體系建設是有關系的,你們現在致力于建設騰訊自己的征信系統,當然這個系統是向全社會開放的。
這樣一個互聯網征信體系建設,跟傳統意義上的征信體系有什么樣的不同?在建設方面,你覺得更加容易?還是說會更加困難?
因為我們知道相對于美國來說,中國的征信體系建設,已經是面對著很多很多困難了。
之所以這么長時間沒有讓大家有滿意進展,可能跟中國社會現實有很大關系。但是你們同樣面臨著這個現實,你們就會那么有信心,說騰訊就可以把這個征信體系建設起來?怎么想?
李鴻:我覺得這個事肯定是要做的,當然我們也是有信心的。為什么?因為首先這個建設誠信社會,不僅是政府號召,也是社會和人民群眾,每個人真正需要的。
大家平時都意識到這個事了,為什么咱們能夠一年一度開這樣的峰會,為什么能夠成立信息共享聯盟?為什么表面上商業上看起來打得不可開交,不同公司走到一塊,大家愿意就這些事情交流與合作。
我覺得這充分說明了,其實這個需求真正是客觀存在的,是自發的,不是說一個人把大家叫到一塊,然后說你們必須完成這件事。
所以從這一點來說,我覺得順著這個事,這個事就一定能夠做成功。所以這就是我為什么還是比較有信心的,但是確實有難度。因為互聯問征信這一塊確實是跟傳統征信不太一樣。
我剛才確實提到過,不一樣的地方呢,我覺得主要是一個數據來源,互聯網征信現在是包括支付、電商、運營商甚至包括與APP互動的這種細微的行為數據。這些理論上來說都是可以拿來做模型做分析的,分析一個人心里,分析一個人的還款意愿,消費能力,具體在每一個變量,或者到底有多大責任,國外確實近幾年比較火的,大家經常聽到的,這是一個例子。
一個CEO公開所有數據就是信用數據,那么在APP申請貸款的人,填寫申請表的時候,到底用了大寫還是小寫,其實這個發現也是很有用的,評估一個人的信用。
我個人觀點,是不是一定非常有用?這些細微的信息,是不是一定跟傳統的強金融信息核心比要好?這可能不一定。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但對銀行強金融信息是一個有力補充,因為這種維度和力度,是傳統銀行帳單所沒有辦法比的。
當然這個的首先還是在建設征信建設過程當中,還是發揮著中堅骨干力量,互聯網征信是有利的補充。另外一個補充就是傳統征信覆蓋人群,畢竟是有限的。
你看咱們銀行征信,八億多有名有姓的信息主體,但是其中只有3.8億真正有借貸。那做信用報告和評分的最多也就是3.8億。那么還剩下7億多網民,十幾億手機用戶,光微信來說。
剛才幾位騰訊同事分享了,我們月活就是8億了,那這些用戶他如果按照傳統征信思路,要去借貸申請信用卡,如果沒有征信意識的話就非常困難。所以現在互聯問征信能夠覆蓋到這里,解決了既要得到金融服務,又要有信用歷史。
雞生蛋,蛋生雞這種尷尬的問題就會很的好解決。這些數據涉及到方方面面很多,來源也不同,然后數據結構也不同,就是無論你從商務,法務,技術挑戰都是很大的,這是傳統征信可能沒有遇到過的一些挑戰。所以這時候我能夠做到呼吁大家,還是本著一個開放的心態。
咱們真正本著業界一起,把誠信社會打造好,與普惠金融服務。打破數據壁壘,這方面要多做工作,這樣的話新的數據手段,建模方法,大數據,深度挖掘等等這些,你才不是紙上談兵。
主持人:不紙上談兵,才是一個可靠基石的保證,就像李總剛才提到互聯網征信體系是征信體系的補充。同時也會有更加海量的覆蓋,也會很多挑戰。無論騰訊還是阿里都建立征信體系建設,政府也很期待,因為幾屆政府沒有建立好這個征信體系。
那現在騰訊和阿里在有了新的征信體系的希望,這不僅是服務于互聯網行業的,是服務所有人,可以讓社會更加誠信,就像李總所說。接下來問美團大眾點評一個問題,最近大家感受到這種電話,短短一年多時間,路上奔跑的送快遞的這些車輛里邊,特別是中午和傍晚的時候,送外賣的已經遠遠超過電商快遞的。
有就是這個時間段,川流不息的在路上,不是美團就是餓了嗎。這時候也提出安全方面的一些問題,包括“315晚會”給大家曝光的案例,當然不是美團大眾點評,所以我可以提出來。
但是這個行業內存在著一種欺詐行為,確實是消費者比較不放心的,因為這涉及到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比金融安全更讓人擔心的問題。因為財不過是身外之物,吃到肚子里的東西直接危急到身體健康。
我們換一個話題,這是臨近午餐大家關心的一個話題,怎么樣在你們平臺上真正做到食品的安全?
邵紀東:食品安全還是偏傳統一點。
主持人:然后你更想談金融安全?可以結合起來談一下,因為如果大家定餐的時候,對食品安全金融安全多一些信任的話,也會本主你們平臺快速的發展!
邵紀東:美團大眾點評作為一個定餐電商平臺確實面臨各式各樣的風險。本身是一個支付工具,壞人可以利用支付工具來進行信用卡盜卡銷贓和套現,或者以套現為名的詐騙。
剛才主持人說做安全會不會考慮商業競爭?做安全會不會考慮這方面因素?其實不會的,上半年我們發現美團大眾點評用螞蟻金服的“花唄”套現,螞蟻金服務也是我們的競爭對手。
這個套現行為對于美團大眾點評沒有太多危害,主要危害螞蟻金服。我們在商業上存在著一定程度的競爭。
我但是們要共同面臨對抗黑產,如果不解決掉這個事情,下一次可能威脅到我們,所以如果跟“黑產”有關的事情我們要堅決打擊。目前美團大眾點評的花唄套現問題就消失了。
主持人:這不是說一個高尚的行為,這是危害競爭對手的時候,如果你不站起來,總有一天危害到自己的利益。這是非的,基于更好生態環境建設的一個考慮。
其實這也是為了能夠有一個更加長遠的可持續的發展!確實我們今天在這樣一個論壇上現場每一位都感受到了,來到這里不見得是合作伙伴,其實有很多是競爭對手。
螞蟻金服,京東每天打得不可開交,我們可以看得到。但是今天選擇站在一起,在支付領域,安全建設領域大家有共同訴求。因為大家知道如果這樣整個安全環境被破壞,如果我們只是關起門來做自己的生意,那么很可能我們失去的是共同的未來。
所以在這樣一個互聯網時代,我們這個論壇就特別希望能夠呼吁我們每一個從業者,我們每一位互聯網佬都把互聯網安全作為立身之本,作為共同站在一起的基石,讓我們在互聯網時代能夠實現天下無賊,嘉賓和現場朋友參加會議!謝謝各位,非常感謝!
希望我們可以經常進行非常坦率的,忘記了慘烈的市場競爭的討論,這種討論真的讓人很溫暖,謝謝各位!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