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制造行業“兩化融合”進程的持續推進,許多企業已經率先啟動了“智能制造”模式,相應的信息化管理也隨之迎來了更加嚴峻的考驗。如何降低信息化的建設和運維成本?如何從繁雜的管理中脫身?如何為業務創新提供高效的基礎平臺?蘇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的云數據中心,用“超融合”技術從容解答了上面的問題。
綠色制造 促生產效率提升
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政策指引下,我國制造行業逐步進入到以“綠色智造”為主線的發展思路上。而在國家工信部網站最新公示的“2017年第一批綠色制造體系示范名單”中,明志科技則成功躋身國家首批201家“綠色工廠”之列。其自主研發了制芯設備及精密組芯鑄造技術,實現從制芯、組芯、澆注、開箱、后處理到機加工、檢測等全部工序由機器人操作完成;并通過MES控制系統對生產計劃、質量、設備及生產過程全方位監控及管理,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
影響制造工廠“智商”的三個問題
然而,想實現“綠色智造”絕不是一句口號那么簡單,這需要企業信息化網絡高度“智商”的配合。此前,明志科技的信息化大腦——支撐全公司所有業務系統的數據中心,就曾問題多多。據明志科技IT部門主管介紹,之前的數據中心主要使用傳統虛擬化技術,但由于業務系統越來越多,高昂的建設成本、日趨頻繁的信息安全事件、繁瑣的運維和管理工作,都成為制約信息化發展的重要阻礙。
第一,? 信息化成本居高不下。服務器、虛擬化軟件、光纖交換機、存儲、防火墻、運維軟件都需要分別購買,而設備堆砌的同時也帶來了機房空間、能耗和IT運維成本的持續攀升;
第二,?? 內網安全管理有待提高。由于防火墻等安全設備都在出口區域,數據中心內部的業務之間訪問缺少安全保障機制,容易發生機密數據的越權訪問,以及辦公網與生產網業務交叉的安全隱患;
第三,? IT運維管理持續增壓。隨著業務類型大量增加,并且與生產車間的正常運行緊密相連, IT運維保障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傳統的運維方法需要對虛擬化、存儲、網絡、安全分別調試和運維,不僅日常管理需要在各套系統中來回切換,一旦發現問題更是無法第一時間定位故障來源。
數據中心升級迫在眉睫。
“一箱即云”完成數據中心升級
經過多方面的考察和全面測試,明志科技最終選擇銳捷為其量身設計的超融合云計算解決方案,利用 “硬件融合+軟件融合+軟硬融合”創新特性,完成了數據中心“一箱即云”的改造升級。
在實施過程中,明志科技借助1臺RG-UDS 4000M超融合一體機及其內置的RG-JCOS云管理平臺,組成了一體化管理的虛擬化資源池,滿足企業MES控制系統、ERP業務平臺、ORACLE數據庫等核心應用的高性能需求。同時,明志科技原有的4臺高性能服務器也被重新利舊,通過超融合系統自帶的虛擬化功能融入系統,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基礎上,大幅降低了設備數量,減輕了信息化建設和管理的總體開銷。
另外,在采用銳捷網絡超融合系統的云安全功能之后,明志科技網絡安全管理架構進一步完善,每個業務系統都獲得了量身定制的安全策略,實現了業務之間的可信通訊,為核心數據提供了更高等級的防御措施。同時,銳捷超融合系統在統一界面上完成對計算、存儲、網絡、安全、運維的統一管理,大大提高資源分配效率和降低了運維難度。
超融合云數據中心釋放“綠色智造”新光彩
“超融合技術不僅降低了后續建設成本,還把我們之前的4臺服務器利用了起來;機房也從原來的擁擠不堪,變成現在的敞亮簡潔,幾乎節省了三分之二的機柜空間。”明志科技的IT主管對超融合技術降低數據中心成本以及簡化運維后的效率提升大加稱贊,”除了這些,最讓我們省心的還是運維平臺的集中管理,在一個平臺上就能完成之前幾套系統要處理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
作為全國首批綠色工廠示范、江蘇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試點企業、蘇州市“智能制造”明星,蘇州明志科技有限公司的兩化融合工作陸續得到工信部部長苗圩、中央財辦、江蘇經信委等中央和省市相關領導的認可。未來,明志科技將繼續堅持“做強裝備制造、做大鑄件生產、做精鑄件服務工程”的戰略,科學發展,持續創新。而銳捷超融合云數據中心解決方案的應用,助力明志科技釋放IT人員的能量,讓他們有更多的精力集中到生產業務系統的優化和創新中,使明志科技的“綠色智造”釋放出更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