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 “雙碳”戰略目標,針對政企用戶對挖礦行為預警難、定位難、防控難等特點,亞信安全“挖礦”治理解決方案正式發布。該方案以亞信安全XDR解決方案為基礎,提供了挖礦失陷治理能力,通過針對黑產挖礦攻擊鏈提供了全面覆蓋“云管端關”的一體化防護技術,為貫徹落實虛擬貨幣“挖礦”整治工作提供了全面支撐。
“淘金客”背藏威脅,中國重拳出擊
比特幣2009初次發行價格約為0.00076美元,2021年10月20日,比特幣達到66,943.60美元,11月10日達到6.9萬美元,創下新高,投資收益巨大。隨著比特幣出現之后,市面涌現大量的加密貨幣,形成“幣圈”。根據Coincost.net的統計,截止2021年12月6日,全球加密貨幣共有11,197種,加密貨幣交易網站521個,主流加密貨幣百億起步,“挖礦”利益誘惑巨大。
圖:比特幣價格逐年增高
在巨大的利益驅使下,“挖礦”黑產在2018年逐步形成,近年來發展迅速,危害也越發嚴重。首先,“挖礦”造成了電力資源的大量消耗,極不利于實現國家的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其次,“挖礦”黑產非法占用系統資源、網絡資源,影響辦公效率和業務的正常開展,增加了網絡攻擊風險。此外,大量圍繞“挖礦”的木馬病毒開始盛行,目前全球共2700萬的挖礦木馬,且每周按照2萬個增長。從亞信安全威脅情報團隊收集到的樣本數據分析來看,截止到2021年年底一共獲取到的各個家族樣本總數為12,477,248個,有些木馬不但“挖礦”,還會造成機密數據泄露等嚴重的網絡安全事件。
為此,自2021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0部門聯合發布通知,要求全面整治虛擬貨幣“挖礦”活動以來,能源、金融、制造、教育、運營商等多個行業,以及各個省市的“挖礦”整治行動都已經全面展開。
面對狡猾的“淘金客”,用戶應當如何應對
有組織、有分工的挖礦團體在各路絞殺之下,已經變得更加狡猾:
圖:挖礦治理需要根除“礦源”
l? 手段一:國內大量公共礦池IP被封堵,礦工群有專人定時發布臨時IP和端口,用于接入礦池;
l? 手段二:礦工使用專業的挖礦代理,一鍵搭建礦池和多幣種的中轉節點,并在對流量加密的同時,采用加密混淆協議,企圖“欺騙”檢測;
l? 手段三:挖礦木馬軟件含有控制自身所占資源(包括GPU和CPU)的功能,只在主機資源豐富時段開啟挖礦進程,實現“隱身”。
亞信安全通過近年對大量挖礦木馬的樣本分析發現,病毒已經獲得全面進化,專業化攻擊團隊的網絡武器級,成為其最大的威脅之一。因此,必須要全面掌握“淘金客”攻擊路線,才能建立對應的防御點。
圖:挖礦病毒攻擊殺傷鏈
挖礦病毒攻擊殺傷鏈包括:弱點搜索、攻擊武器構建、挖礦腳本及木馬投遞、漏洞利用、挖礦木馬安裝,黑產遠程控制和挖礦獲利七個步驟。因此,就應采用相對應的技術建立防護點,例如:資產風險梳理、威脅情報、補丁管理、病毒防護、行文檢測,尤其是對“挖礦失陷”的治理。
圖:礦失陷治理的步驟和技術點
“失陷”治理是整體方案中的關鍵環節。首先,“挖礦”涉及礦機生產、能耗雙控、數據監測、金融監管等多個部門和領域,治理中可能“失控”;其次,有些網絡檢測設備雖然能夠暫時阻止挖礦行為,但修改連接方式后繞過檢測仍可繼續挖礦,尤其是一些體量小、隱匿強的監管盲區,“失陷”在所難免。
前有XDR守護,后有“挖礦失陷”專治方案
在整體方案中,針對黑產挖礦攻擊鏈防護技術點,亞信安全提供了完備的黑產挖礦防護技術與配套設備,例如:
n? 云——信艙云主機安全
n? 管——信桅高級威脅監測系統
n? 端——信端終端一體化防護體系
n? 關——信舷防毒墻系統
圖:亞信安全XDR方案,更有效的防御黑產挖礦
在防御方面,亞信安全的XDR方案可以更有效的抵御挖礦木馬攻擊。亞信安全XDR是以設備聯動威脅情報為核心,依據標準化運營流程,通過運營組件對資產的漏洞、威脅、APT攻擊進行監控,從而構建防御、檢測、分析、響應的安全運營閉環,不僅可以幫助用戶更早的發現挖礦木馬威脅、定位高危資產,并且通過根因和范圍分析,確定是否被攻擊,攻擊受損程度,以及攻擊是怎么發生。
圖:亞信安全挖礦失陷治理
針對“挖礦失陷”的治理,方案采用了“持續清零、無死角,自由組合、全聯動”方式,形成了“管理+技術”的運管平臺:
l? 在管理上,從發現到根治,覆蓋了失陷治理全生命周期,通過持續治理、持續安全加固,持續減少挖礦入侵的暴露面,確保從網絡、終端到主機的立體覆蓋;
l? 在技術上,依據客戶實際環境,網路、主機、終端自由組合,形成符合客戶需求的各種方案,并且實現了網絡、主機、終端的全聯動處置,全面提升治理效率。
圖:亞信安全信池威脅感知運維中心(UAP)提供的挖礦行為情報
在安全運維工作中,用戶可發揮亞信安全信池威脅感知運維中心(UAP)的聯動機制,將信桅高級威脅監測系統(TDA)、信艙云主機安全(DeepSecurity)、信端病毒防護(O?ceScan)、信端端點安全管理系統(ESM)、信端終端檢測與響應系統(EDR)、 網絡檢測與響應(TDA)、信舷防毒墻系統(AISEDGE)的協同工作,從而形成“感知識別、調查評估、遏制阻斷、治愈加固”的全覆蓋,讓挖礦行為無處遁形。
挖礦治理“進行時”
目前,我國全面梳理、核查虛擬貨幣“挖礦”行為的整治工作已經全面啟動。例如:6月13日,上海市政府官網就發布了《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市發展改革委關于簽署“不參與虛擬貨幣‘挖礦’行為信用承諾書”的通知》,對不履行承諾的數據中心運營企業將依法采取差別電價、信用懲戒等措施。
亞信安全將全力配合相關單位開展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整治,助力企事業單位梳理網絡資產、排查“挖礦”病毒風險,為下一步的整改工作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數據來源和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