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把我國這個網絡大國建設成網絡強國,要有自己過硬的技術,豐富全面的信息服務,繁榮發展的網絡文化,良好的信息基礎設施,實力雄厚的信息經濟,高素質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隊伍,積極開展雙邊、多邊的互聯網國際交流合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抓住關鍵因素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是一項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我國信息化建設取得長足進步,無論是網民數量,還是互聯網市場,都位列世界第一。但是相比信息化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網絡與信息安全建設卻遠未跟上步伐。就網絡信息技術產業整體而言,自主可控的進展相對有限。目前,高端信息產品尚不能完全自主,特別是核心設備技術、整體解決方案、信息安全標準等嚴重依賴于國外廠商,國民經濟重要部門有近70%的信息設備來自國外。即便是自主產品,多數仍屬“穿衣”模式,基本建立在國外技術平臺上,其硬件主要通過對外采購產品或向外購買專利獲得,仍然嚴重受制于人。西方出口到我國的關鍵大型設備和工業控制軟件中,秘密預設后門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美國 “棱鏡”計劃讓全世界為之震驚。因此,我們必須在關鍵技術和重點防護手段上有所突破,構建自主可信的國家網絡安全防護體系。
建設網絡強國的關鍵是擁有自己過硬的核心技術,其困難不亞于當年研發“兩彈一星”。應該看到,信息技術產品國產化的道路崎嶇而艱難,我國自主開發的操作系統距離民用推廣仍然任重道遠,必須緊緊抓住網絡信息技術領域確保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關鍵因素。
一是國家重視并成立專門機構出臺相關政策。新成立的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的重要意義就在于結束了“九龍治水”的局面。長期以來我國管理互聯網的部門越來越多,管行業的、管技術的、管內容的、管買賣的、管治安犯罪的……這對企業來說實在是件頭疼的事。該小組可以發揮統一領導作用,統籌協調各個領域管理權限,還包括制定實施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發展戰略、宏觀規劃和重大政策。
二是研發資金投入。研發投入不僅需要政府的推動,更需要企業的共同努力。從美國的經驗看,政府對信息產業研發投入是對產業界的補充,而不是代替。企業是信息開發和產業化的主體。所以,增加信息產業投入一方面要靠增加財政投入,注意采用間接的減免稅來推動信息技術開發及產業化,注重向重點企業和關鍵技術傾斜以優化財力支持的結構,另一方面是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培育企業在技術開發中的主體地位,增強企業的創新積極性。鼓勵企業與大學合作,走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產學研之路。另外,要鼓勵風險資本在信息產業的投資,拓寬信息企業的融資渠道,成立風險企業擔保基金,為信息企業向銀行貸款提供信用擔保,解決信息企業發展的資金問題。
三是合理的信息技術人才梯隊建設。建設網絡強國,要把人才匯集起來,建設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好的強大隊伍。國家要重視培養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網絡科技領軍人物、高水平創新團隊。實現這個目標,除了科研和教育機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更有賴于政府與企業和民間技術精英的合作,引導企業、行業組織及教育機構開展多層次的人才培訓與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多種、多層次的獎勵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將科技人員的創新與其收益聯系起來,鼓勵更多IT企業和網絡公司的精英輔助高層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