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在透明的玻璃上c-国产精品国产一级A片精品免费-国产精品视频网-成人黄网站18秘 免费看|www.tcsft.com

AE50:綠盟科技、騰訊共同培養網絡安全產業“正規軍”

8月28日,第四屆CSS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第二日,騰訊安全學院院長、騰訊高級副總裁丁珂表示,今年,CSS第一次有了致力于人才培養的安全產業學論壇;今天,騰訊安全正式和綠盟科技一起,通過“AE50(網絡安全產學研協同育人聯席會)”這樣一個平臺,和高校一起,培養網絡安全產業的“正規軍”。

212-690x460 (1)

 

安全人才規模化培養 需要更多的依賴現有教育體系

網絡安全人才體系,是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人才培養方面,無論是政策層面的驅動(包括網絡安全一級學科以及網絡空間安全示范學院的建立),還是來自產業層面關注和支持,都讓“人才培養”這一話題成為近兩年重要的行業焦點,各家也都在探索真正能有效落地的安全人才培養模式。

這其中就包括騰訊。

騰訊安全,坐擁7大安全聯合實驗室,吸引了大量目前業內尖端網絡安全人才。但同時,作為用人大戶,面對整個產業嚴重人才短缺的現狀,也讓騰訊必需在安全人才培養體系上,進行更多的思考和嘗試。而最后騰訊得出的答案,借用丁珂的話來講,就是“即使是如騰訊這般的企業,也只能承擔部分特定責任;要想可持續、規模化的進行人才輸出,還需要依賴現有成熟的教育體系,尋求產業和高校的深度合作。”

這也是騰訊決定聯合綠盟發起AE50網絡安全產學研協同育人聯席會的初衷,即助力高校,快速實現有長期規劃、規范、規模化地培養具備扎實知識和技能體系的“正規軍”,而不只是“特種兵”或“高級將領”。

產學研的緊密銜接和深度合作,是目前來看最為可行的方式。

213-690x460

AE50核心價值 在于幫助高校更好發揮人才培養作用

教育部信息安全教指委秘書長封化民在分論壇致辭時表示,近年不少安全企業積極參與到和高校合作育人的項目中,在切實提高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質量上產生了很好的效果。產學研協同育人的交流,不僅需要產教雙方共同討論,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積極參與,找出讓產學雙方能夠更加深度的合作方式,讓企業在人才培養上能夠幫助高校更好的發揮作用。

這也是AE50作為一個以搭建中國信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提高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專業水準為目標的公益組織和開放平臺,它重要的價值所在。

這不僅要求高校抱著開放的心態,切實成為行業的參與者,為行業,為國家培養優質的網絡安全人才;也要求企業不僅在安全競賽方面,還應在課程合作、實習實踐、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尋求和嘗試滿足雙方需求的合作模式。

基于AE50的成立,已有成熟以及未來可能的校企合作模式,安全牛就以下幾點問題,會后采訪了綠盟科技高級副總裁崔培升,并將核心內容整理如下。

214-690x460

1. AE50的成立,標志著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會有哪些變化?

崔培升: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之前多以“一對多”(即一個企業對應多個院校)為主,合作資源難以平衡,也無法有效地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合力,這樣很難做到可持續地進行人才培養和發展。

AE50則通過院校集群與企業集群的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與統籌。在師資培訓、課程開發、人才培養定位與特色打造方面,進行合理的規劃,整體提升培養的質量和效率。

目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規范性。不像其它成熟的學科,有明確的課程體系以及本碩博的培養機制,所以很難實現穩定的人才輸出。自然,更無法形成人才梯隊。這次首批參與AE50的高校,是包括北航、北郵、重郵等設有全國首批一流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7所高校,我們通過對師資的培訓、規范化的課程體系設計、學生充足的實踐安排以及產業界基于科研成果轉化的驅動,幫助高校快速提高其網絡安全的學科專業水準,穩定、持續地培養出具備扎實基本功的正規軍。

2. 此次綠盟和騰訊如何達成的合作?

崔培升:騰訊是非常優秀的技術型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很多,也一直非常重視高端安全人才的引入。我們在安全價值觀上,綠盟和騰訊是比較一致的,彼此溝通和合作的機會也比較多。騰訊近幾年一直在推動校企在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方面的合作,綠盟在這方面也有比較深的積累,包括和眾多高校成立聯合安全應急響應中心和安全實驗室,與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聯合發布致力于科研成果轉化的“鯤鵬”基金、建立博士后流動站、提供學生實訓基地、合辦安全競賽等等。

2017年,全國首批7所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建設高校名單確認;今年,這些高校已經完成招生并開始走向正軌。在這個時間點,這些高校迫切需要企業的支持。所以,在教育部高等學校信息安全專業教指委的指導下,綠盟和騰訊一起發起了AE50,一起助力網絡安全學科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未來,會有更多的高校和企業參與進來,發揮企業各自優勢,跟據各學院不同特色和需求,在課程、師資培訓等方面為他們量身定制。

3. 師資水平良莠不齊可能是新學科一開始遇到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如何對一線講師進行培訓?

崔培升:確實,師資培訓一直是人才培養非常關鍵的一環。我們認為,對這些與學生直接接觸的一線講師的培訓不應是一蹴而就的,而要是常態化、動態化和體系化的。即著眼于技術和理念的更新,結合時下最新安全動態和趨勢,對講師定期開展有完整體系與內容支撐的培訓,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做這件事情。

之后,綠盟主要會從這三方面來開展相關工作:一是圍繞專業教學對高校講師進行的師資培訓;二是結合工程實訓開展的師資培訓;三是應行業發展,以新技術、新場景應用所展開的研修培訓。

希望在產業的助力下,通過正規的教育培訓,無論是師資還是學生,逐步形成一個正循環,之后不再是企業有需求后再去高薪挖人或是內部培養,而是將人才梯隊和培養體系正常化,通過高校畢業生的輸出讓其可以盡快為企業所用,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期待。

8月28日,第四屆CSS互聯網安全領袖峰會第二日,騰訊安全學院院長、騰訊高級副總裁丁珂表示,今年,CSS第一次有了致力于人才培養的安全產業學論壇;今天,騰訊安全正式和綠盟科技一起,通過“AE50(網絡安全產學研協同育人聯席會)”這樣一個平臺,和高校一起,培養網絡安全產業的“正規軍”。

212-690x460 (1)

安全人才規模化培養 需要更多的依賴現有教育體系

網絡安全人才體系,是我國網絡安全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在人才培養方面,無論是政策層面的驅動(包括網絡安全一級學科以及網絡空間安全示范學院的建立),還是來自產業層面關注和支持,都讓“人才培養”這一話題成為近兩年重要的行業焦點,各家也都在探索真正能有效落地的安全人才培養模式。

這其中就包括騰訊。

騰訊安全,坐擁7大安全聯合實驗室,吸引了大量目前業內尖端網絡安全人才。但同時,作為用人大戶,面對整個產業嚴重人才短缺的現狀,也讓騰訊必需在安全人才培養體系上,進行更多的思考和嘗試。而最后騰訊得出的答案,借用丁珂的話來講,就是“即使是如騰訊這般的企業,也只能承擔部分特定責任;要想可持續、規模化的進行人才輸出,還需要依賴現有成熟的教育體系,尋求產業和高校的深度合作。”

這也是騰訊決定聯合綠盟發起AE50網絡安全產學研協同育人聯席會的初衷,即助力高校,快速實現有長期規劃、規范、規模化地培養具備扎實知識和技能體系的“正規軍”,而不只是“特種兵”或“高級將領”。

產學研的緊密銜接和深度合作,是目前來看最為可行的方式。

213-690x460

AE50核心價值 在于幫助高校更好發揮人才培養作用

教育部信息安全教指委秘書長封化民在分論壇致辭時表示,近年不少安全企業積極參與到和高校合作育人的項目中,在切實提高網絡安全人才培養質量上產生了很好的效果。產學研協同育人的交流,不僅需要產教雙方共同討論,更需要教育主管部門的積極參與,找出讓產學雙方能夠更加深度的合作方式,讓企業在人才培養上能夠幫助高校更好的發揮作用。

這也是AE50作為一個以搭建中國信息安全人才培養體系,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和提高網絡空間安全學科建設專業水準為目標的公益組織和開放平臺,它重要的價值所在。

這不僅要求高校抱著開放的心態,切實成為行業的參與者,為行業,為國家培養優質的網絡安全人才;也要求企業不僅在安全競賽方面,還應在課程合作、實習實踐、科研成果轉化等方面,尋求和嘗試滿足雙方需求的合作模式。

基于AE50的成立,已有成熟以及未來可能的校企合作模式,安全牛就以下幾點問題,會后采訪了綠盟科技高級副總裁崔培升,并將核心內容整理如下。

214-690x460

1. AE50的成立,標志著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會有哪些變化?

崔培升: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之前多以“一對多”(即一個企業對應多個院校)為主,合作資源難以平衡,也無法有效地整合上下游資源,形成合力,這樣很難做到可持續地進行人才培養和發展。

AE50則通過院校集群與企業集群的合作,可以實現優勢互補,對資源進行有效的整合與統籌。在師資培訓、課程開發、人才培養定位與特色打造方面,進行合理的規劃,整體提升培養的質量和效率。

目前網絡安全人才培養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缺乏規范性。不像其它成熟的學科,有明確的課程體系以及本碩博的培養機制,所以很難實現穩定的人才輸出。自然,更無法形成人才梯隊。這次首批參與AE50的高校,是包括北航、北郵、重郵等設有全國首批一流網絡空間安全學院的7所高校,我們通過對師資的培訓、規范化的課程體系設計、學生充足的實踐安排以及產業界基于科研成果轉化的驅動,幫助高校快速提高其網絡安全的學科專業水準,穩定、持續地培養出具備扎實基本功的正規軍。

2. 此次綠盟和騰訊如何達成的合作?

崔培升:騰訊是非常優秀的技術型企業,在安全方面的投入很多,也一直非常重視高端安全人才的引入。我們在安全價值觀上,綠盟和騰訊是比較一致的,彼此溝通和合作的機會也比較多。騰訊近幾年一直在推動校企在安全人才培養體系建設方面的合作,綠盟在這方面也有比較深的積累,包括和眾多高校成立聯合安全應急響應中心和安全實驗室,與中國計算機學會(CCF)聯合發布致力于科研成果轉化的“鯤鵬”基金、建立博士后流動站、提供學生實訓基地、合辦安全競賽等等。

2017年,全國首批7所網絡空間安全學院建設高校名單確認;今年,這些高校已經完成招生并開始走向正軌。在這個時間點,這些高校迫切需要企業的支持。所以,在教育部高等學校信息安全專業教指委的指導下,綠盟和騰訊一起發起了AE50,一起助力網絡安全學科的建設和人才的培養。未來,會有更多的高校和企業參與進來,發揮企業各自優勢,跟據各學院不同特色和需求,在課程、師資培訓等方面為他們量身定制。

3. 師資水平良莠不齊可能是新學科一開始遇到的最重要問題之一,如何對一線講師進行培訓?

崔培升:確實,師資培訓一直是人才培養非常關鍵的一環。我們認為,對這些與學生直接接觸的一線講師的培訓不應是一蹴而就的,而要是常態化、動態化和體系化的。即著眼于技術和理念的更新,結合時下最新安全動態和趨勢,對講師定期開展有完整體系與內容支撐的培訓,而不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地做這件事情。

之后,綠盟主要會從這三方面來開展相關工作:一是圍繞專業教學對高校講師進行的師資培訓;二是結合工程實訓開展的師資培訓;三是應行業發展,以新技術、新場景應用所展開的研修培訓。

希望在產業的助力下,通過正規的教育培訓,無論是師資還是學生,逐步形成一個正循環,之后不再是企業有需求后再去高薪挖人或是內部培養,而是將人才梯隊和培養體系正常化,通過高校畢業生的輸出讓其可以盡快為企業所用,這才是我們最大的期待。

上一篇:ISC 2018:周鴻袆、齊向東、吳云坤三位大咖講了點啥?

下一篇:七大IoT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