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浪潮在濟南舉辦2014年合作伙伴大會,700多位軟件開發商、系統集成商、分銷商以及各個領域的技術專家到場。在這次國產企業旗幟性峰會上,浪潮重要的戰略合作伙伴銳捷網絡受邀參席,總裁劉中東先生針對國產化推進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中國網絡基礎設施自主創新能力提升途徑、產業共贏的等熱點問題發表精彩演講。
2013年,在棱鏡門事件的推動下,整個政策、輿論環境都在向有利于國產廠商的方向上演變,國產化的春天已經到來。國內IT企業在與國際廠商的競爭中優勢不斷增強,據IDC數據統計,2013年第四季度,國產服務器廠商在市場的整體份額已經達到61%,短短3年,份額提升了14%。不僅如此,中國市場巨大的潛力也已經顯現出來:2013年國內新增數據量超過了0.8ZB、013年,中國智能手機、平板市場成為全球第一、信息消費整體規模達到2.2萬億、電子商務交易規模突破10萬億大關。
對此,劉中東表示,中國已是名副其實的“網絡大國”,但“大”不等于“強”,中國距離網絡強國的目標仍有很大差距。自主創新是建設安全可控的基礎,更是國產化產業體系形成、打造網絡強國的必由之路。浪潮、銳捷都是民族企業,同根而生讓我們大家都有共同的遠景和責任,為中國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而努力,攜手共贏打造高端產業鏈。
產業鏈高端化意味著價值鏈的高端化,而價值鏈的高端化必將改變污染留在中國、利潤流向西方的利潤分配機制。如今,全球信息領域的競爭不再是單一產品或者技術的對抗,如果我國不能擺脫國外IT產業鏈的依附,被動、受人牽制的局面就將永遠存在下去。因此,作為有能力、負責任的國產廠商,就必須進一步認識自主創新的實質和關鍵,分析自主創新形勢,明確未來的戰略重點,把政策指引落實到研發、生產、應用、推廣中去,在國產化大潮中沖鋒在前。
據了解,浪潮集團和銳捷網絡共同組建的國產主機系統產業聯盟的成員已經發展到38家,包括中軟、太極、中科軟、大唐電信、方正國際等國內骨干IT企業,涵蓋了主機、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行業軟件等IT產業鏈各環節,已成為縱貫國內IT產業鏈、代表IT產業最權威的組織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