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區塊鏈在加密貨幣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但越來越多的行業正在將區塊鏈納入到自己的計劃中,其中包括醫療、電信、能源甚至制造業。
原因是什么呢?數據的完整性。
區塊鏈是一系列分布式的數據記錄或塊,它們相關聯在一起組成了包含著交易信息和時間戳的分布式賬本。一旦這些數據被記錄下來,就無法以任何方式對其進行修改或破壞。
Gartner 預測今年將有 142 億臺聯網設備投入使用,到 2021 年這一數字將達到 250 億。這些設備將產生大量的數據,這些數據需要被管理和保護。盡管加密貨幣是目前最流行的區塊鏈用例,但其數據的高度加密性為物聯網帶來了大量機遇——從供應鏈管理到網絡安全。
推動工業供應鏈安全
在通過傳感器數據跟蹤和監視商品的環境中,區塊鏈具有巨大的潛力。想想貨物上的 RFID 標簽,但是在商品從制造商到經銷商再到零售商的過程中掃描并寫入區塊鏈。對于制造商來說可見性提高了,他們可以獲得在不同時間點誰經手了該商品的信息,從而使審計追蹤更加清楚。
例如,汽車制造商可能會使用區塊鏈技術來定位和跟蹤汽車零部件的運輸,包括其原產地和經手人員。在電信領域,區塊鏈可以幫助運營商識別單獨的聯網物聯網設備,包括任何使用蜂窩網絡進行通信的傳感器,如卡車上的 GPS,并可以提供每個設備的安全記錄。
在零售領域,物聯網和區塊鏈在供應鏈上的融合已經開始了。例如,在去年爆發大規模的大腸桿菌疫情后,沃爾瑪要求生菜供應商使用區塊鏈追蹤每袋羅馬生菜,包括在運輸卡車上安裝物聯網傳感器,以監測溫度,并查明可能受到污染的生菜。
展望未來,零售商計劃通過區塊鏈來更快、更準確地識別和響應眾多食品安全問題。
加強對物聯網網絡攻擊的防御
除了解決供應鏈安全問題之外,區塊鏈還可以保護系統和設備免受網絡攻擊,同時能夠對幾乎沒有安全防御措施的物聯網設備提供支持。由于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控制網絡并核實通過網絡的數據,黑客現在有多個入口。如果他們進入網絡,他們可以橫向移動,直到找到他們的目標,比如憑證。
區塊鏈能夠登記和驗證物聯網設備,這意味著區塊鏈技術讓人們可以看到微控制器等產品的原產地,確保它們不會被入侵或受到其他損壞。由于區塊鏈可以準確、有序地處理數百萬筆交易,它可以保護物聯網設備之間的數據交換。這可以防止一個被入侵的設備導致工廠停工,或在醫院醫療設備中傳遞可能危及患者的錯誤信息。
區塊鏈進入物聯網的壁壘
盡管能帶來很多潛在的好處,但區塊鏈不會一夜在工業物聯網環境中普及。區塊鏈能否在未來五到十年內,能夠發展到容納物聯網設備產生的龐大數據量是一個主要問題。此外,每天處理設備之間數十億的數據交換可能是一項資源密集型和昂貴的工作。
但是隨著組織機構持續依賴數據做出關鍵決策,區塊鏈在縮小信任差距、創建新服務和打破過時的商業模式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使其成為快速變化的物聯網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