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馬遜宣布收購了制造 Roomba 吸塵器機器人的企業(yè) iRobot 時,許多隱私權倡導者表達了擔憂。這種擔憂主要源于許多 Roomba 吸塵器會繪制用戶家的地圖, 并且這些數據可能與亞馬遜從其他產品(例如,環(huán)形門鈴、Alexa 設備)獲得的數據相結合,導致大量關于數據主體的信息被泄露。一些評論員甚至說亞馬遜購買 iRobot 是為了在人們的家中進行窺探。
無論亞馬遜打算購買 iRobot的意圖如何,客戶感到厭倦是可以理解的。對于所有考慮收購的企業(yè)來說,消費者的這種擔憂應該是頭等大事。
并購(M&A)是組織獲得附加價值的一種方式;但是,在并購活動中需要謹慎和深思熟慮。各行各業(yè)的企業(yè)在并購活動后都遇到了網絡安全問題,一些知名企業(yè)出于安全和隱私相關的考慮,決定不收購新的組織。例如,Facebook 決定不收購后來成為TikTok的 Musical.ly,主要是因為隱私問題。這些問題可能導致企業(yè)在其他方面失去客戶信任。
在并購之前應考慮與隱私相關的問題,以保護客戶隱私和維護數字信任。
評估隱私和安全狀況
任何希望收購或與其他機構合并的組織都必須考慮其隱私和安全狀況。合并或添加全新的數據系統和流程可能會帶來重大風險。糟糕的安全和隱私實踐會對正在獲取這些不良的實踐的組織產生負面影響。
例如 2018 年發(fā)生的萬豪-喜達屋違規(guī)事件,連鎖酒店網絡遭到入侵,而故障源于喜達屋的系統。盡管萬豪和喜達屋的合并發(fā)生在 2016 年,但喜達屋繼續(xù)使用自己的基礎設施,尚未遷移到萬豪的預訂系統。“與萬豪-喜達屋合并相關的顛簸過渡” 是違約的一個因素。盡管被利用的是喜達屋的系統,但萬豪的聲譽岌岌可危,最終要承擔責任。
值得注意的是,并購會導致組織擁有更多數據和承受更大的攻擊面。在安全和隱私方面苦苦掙扎的企業(yè)必須在收購另一個組織之前解決這些挑戰(zhàn),因為問題只會成倍增加。隱私和安全專業(yè)人員必須了解他們的數據保護狀況,并能夠坦率地談論那些重要并購活動的任何缺點。
考慮所收集數據的影響
亞馬遜收購 iRobot 引起如此多關注的原因之一是亞馬遜積累的數據量。亞馬遜的 Alexa 智能助手已經收集了語音記錄、瀏覽歷史記錄以及與聯系人的通信請求。亞馬遜的 Ring doorbell 收集門鈴活動的記錄,包括每次按下門鈴和相機檢測到的動作。這些信息,再加上一個人家的布局信息,可能看起來有些過分了。
這種擔憂并非亞馬遜獨有。大多數組織都會收集有關其數據主體的大量信息。這些組織必須了解他們收集的大量數據,并考慮訪問所有這些數據的影響以及可以從這些數據集中得出的結論。例如,位置數據可能會揭示有關一個人的宗教、健康問題和社交圈的信息。因此,如果一家銷售可穿戴設備的企業(yè)想要收購一家繪制用戶跑步和自行車騎行地圖的企業(yè),除了與健康相關的數據外,它還必須考慮收集位置數據所帶來的隱私風險。
企業(yè)應該考慮如何保護他們擁有的大量信息,包括了解數據的敏感性以及如何保證數據的安全。這可能包括將數據分開和劃分,因為將所有數據集中在一個位置可以使不法分子更容易利用數據。例如,與只能訪問其中一個數據集相比,可以訪問智能門鈴錄像并了解房屋布局的強盜可能造成更大的破壞。
保持透明
在并購期間快速失去客戶信任的一種方法是混淆或謊報并購相關活動。企業(yè)應該清楚和預先了解收購的隱私影響以及處理新獲得的數據的方式。在亞馬遜宣布收購 iRobot 之后的幾天里,許多隱私權倡導者呼吁在 iRobot 產品是否以及如何與其他亞馬遜產品相關方面保持透明。
客戶的不安在某種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組織應該采取措施解決它。這可能包括通過新聞采訪和社交媒體或發(fā)布在組織網站上的常見問題文檔,以簡單、無行話的方式回答有關隱私、數據處理和數據收集實踐的問題。對于組織而言,對所收集的數據類型以及數據主體控制所收集和共享內容的能力保持透明至關重要。這使數據主體能夠做出保護其隱私的決策,而這種對數據的控制最終有助于在企業(yè)和消費者之間建立信任。這種信任將幫助企業(yè)留住更多的客戶并擁有強大的聲譽。
結論
盡管做得好的并購可以給組織帶來競爭優(yōu)勢,但如果做得不好,它們可能會導致隱私泄露和失去客戶信任。了解其組織隱私狀況的隱私專業(yè)人員應該了解他們收集的數據的含義,并鼓勵透明度以幫助其組織發(fā)展,同時保護數據主體。